当前位置:首页 >> 嘉审动态
海宁高质量开展常态化“经济体检”
信息来源: 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:2021- 11- 15 16: 48 浏览次数:

近五年来,海宁审计工作聚焦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通过“强化组织领导、聚焦主责主业、提升监督长效”三个维度发力,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,高质量开展常态化“经济体检”,为海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审计保障,较好推动了绿化资产、土地整治补助和卫生医疗管理等多个领域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完善,有效提升了各单位内部风险防范能力。

一、强化组织领导,着力夯实审计机制队伍基础

一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。成立审计委员会,出台委员会和审计办相关制度文件11个,建立健全委员会和审计办实体化运作机制,持续强化“党委总揽、政府负责、人大监督、部门协调、各方参与”的运行模式,《浙江审计》杂志专题报道经验做法。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5次,定期审议年度项目计划和审计工作报告等重大事项,2020年以来共向审计委员会领导报送审计专报27篇、审计报告24个,获得领导批示34篇,有力推动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。二是健全审计全覆盖制度机制。出台《关于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实施办法》《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计划(2016-2020)》和《镇(街道)、市级部门(单位)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》,逐步推进有重点、有步骤、有深度的审计全覆盖,5年间共对41个单位50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,2020年首次对全市56个一级预算单位实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,共发现问题143个,涉及一级预算单位43家,相关经验做法获得省审计厅推广。三是优化审计干部队伍建设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,着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、业务精通、作风务实、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。积极推进“科技强审”,培养全省计算机专业领军和业务骨干人才5人、数据库分析专业人才1人,12人取得省厅及以上计算机中级证书,大数据审计能力不断强化。创新以“红色引擎”——临时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,出台办法明确书记责任、强化审计现场党员教育、党员领办重点事项和中期汇报项目进展等措施,促使党员发挥攻坚克难先锋作用,审计整体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,相关经验做法获全市新时代机关党建创新案例大赛银奖。

二、聚焦主责主业,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开展常态化“经济体检”。五年间,组织实施政策跟踪、经济责任、财政财务等各类审计项目133个,查出违规金额5080 万元、损失浪费金额20249万元、管理不规范金额724172万元,向海宁市委市政府提交审计专报72篇,获得海宁市级领导批示51篇,审计专报信息等获得嘉兴领导批示5篇、省级领导批示6篇。二是围绕高质量发展实施审计监督。紧扣重大政策落实、富民惠民安民政策落实和经济运行风险防范等方面实施科技创新、土地开发整治和公共卫生等一批重大审计项目,有力促进政令畅通,优化经济民生管理体制机制,仅2021年促进全市各级单位出台完善制度90余个。如围绕科技创新,提交审计信息获副省长批示、审计报告获市委书记批示,促进全省优化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系统,较好推动该市科技政策优化完善;关注投融资改革推进情况,推动该市出台《关于整合提升绿化国有资产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有力促进超30亿元市属国有绿化资产有效整合;关注基本医疗基金管理,推动部门完善医保支付方式,收回违规资金136万元,并对4家骗保药店实施行政处罚。三是强化监督问责合力。对违法违纪、违规发放和重大履职不到位等问题,“零容忍、动真格、严问责”。5年间,促使清退违规发放资金1143万元,共向有关单位移送案件线索45起,问责处理56人,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5人。

三、提升监督长效,着力增强全市风险防控水平。 一是深化整改工作机制。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通知》,进一步健全压实整改责任、数字化管理和结果运用等机制。成立市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,审计整改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“法治政府”考核,定期对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联合督查,强化整改责任落实。二是举一反三推动面上整改。编印下发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清单及案例》《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风险清单》手册,连续2年向全市各单位下发《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》,推动各单位规范管理,提升审计“治未病”实效。三是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辅导。充分利用审计专业能力,组织开展各类审计常见问题防控培训。2021年联合纪委、财政部门对全市部门、镇街和国企的财务和内审人员150余人围绕规范内部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开展专题培训,同时配合参加各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,对村书记和事业单位负责人等320余人次围绕经济业务管理常见问题开展防控辅导。